北方方言词“恁”的地域对比研究

北方方言词“恁”的地域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语例,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从词义来源、语法对比、语用对比三方面分析“恁”在开封方言和重庆方言的共性与个性。笔者发现两个方言区关于“恁”这一词的语用使用上存在共性,同时发现“恁”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恁”作为程度副词、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三个方面。

【关键词】“恁”;开封方言;重庆方言;对比

【中图分类号】H172.1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4)32-0085-04

【DOI】10.20133/j.cnki.CN42-1932/G1.2024.32.021

一、引言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而一方人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文化的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地方语言中。

开封位于中国中部地区,具体在河南省中东部。作为八朝古都,开封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因此,开封方言作为其重要载体也随之发展。在方言系统中,开封方言属于北方官话系统。李荣在《汉语方言的分区》中把它划归中原官话郑开片,贺巍在《河南山东皖北苏北的官话(稿)》中更是明确地提出了这种观点。

重庆位于中国西南地区,东与湖北省、湖南省接壤,西邻四川省,北连陕西省,南靠贵州省。重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西南官话中的成渝片区。

开封方言和重庆方言都属于北方方言区,但具体次方言区不同,开封属于华北次方言区,而重庆属于西南次方言区。因此,经常出现“同字不同义”的情况。笔者从“恁”字入手,根据日常接触到的开封方言和重庆方言的语料,对比研究开封话和重庆话中“恁”的区别与联系。

二、“恁”的词义来源

关于“恁”的词义有不同的观点,众多学者对它的出处进行了考据,并提出了不同意见。徐渭认为:“恁”是“你们”一词的合音词。吕叔湘将“恁”与“俺”等词结合分析,从词的语音形式和语法形式论证了“合音说”。

“恁”在辞书中有众多解释。《说文解字》中释义并注音为:“恁,下赍也。从心任声。如甚切。”[1]根据《说文解字注》,“下赍也,未闻请”[2]。《广雅》释义为“恁,信也”。《博雅》释义为“思也”。《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认为“恁”有两种用法:其一,“恁”为指示代词,释义为“那么、那样、那、这么”,其二,作为人称代词,“恁”同“您”。

纵向来看,“恁”在隋唐以前,主要作为名词或动词使用,释义为“任、信”。从隋唐以后,“恁”的使用渐渐广泛起来。“恁”作为指示代词,最早出现在隋唐以后,但此时使用频率较低,宋代之后广泛使用,在意义上,逐渐演变出“恁1”程度副词这一用法,相当于“这样(么)、那样(么)、如此”。“恁2”作为人称代词,最早见于“宋人词和金人的两种诸宫调”[3]。宋代之后,“恁”的使用范围在逐渐变小。在现代汉语中,“恁”作为方言词中的人称代词,多在山东、河南、河北以及东北的部分地区使用;“恁3”作为指示代词,广泛运用于北方方言区。

三、“恁”的语法对比

在近代汉语中,“恁”既可以作代词又可以作副词,既可以表示单数意义,又可以表示复数意义,但表单数意义的占主要地位。在河南开封方言与重庆方言中,“恁”继承了近代汉语的某些用法,同时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恁1”作程度副词

“恁”作为程度副词,充当状语或补语,所表示的意义与常规副词的意义类似,但在具体修饰范围方面有所限制。开封方言与重庆方言中“恁”使用范围不同。

1.“恁1”+形容词

在开封方言中,“恁1”作为程度副词,不能修饰状态形容词,主要修饰性质形容词,一般构成“恁+性质形容词”,这里的性质形容词主要以单音节性质形容词为主,表示意义为“那么、如此”。以下为开封方言句例,例如:

(1)*这墙咋恁雪白雪白嘞。(开封方言)

(2)这墙咋恁白嘞。(开封方言)

(3)……你恁多的想法?(开封方言)

(4)你咋恁憨嘞?(开封方言)

(5)*这麦苗颜色咋恁绿油油嘞?(开封方言)

(6)这麦苗颜色咋恁绿嘞?/这麦苗颜色咋绿油油嘞?(开封方言)

(7)这天儿恁热,不去了中不中啊?(开封方言)

(8)咋吃恁些(多)啊?(开封方言)

(9)你嘴别恁臭(说脏话)管不管啊?(开封方言)

(10)这车跑恁慢,还不剩自己俩腿儿走过去嘞。(开封方言)

在重庆方言中,“恁1”作为程度副词,常常和“个”,构成“恁个+X”的结构,既能修饰状态形容词,又能修饰性质形容词,表示意义为“那么”。以下为重庆方言句例,例如:

(11)这个女娃恁个乖恁个阔爱(可爱)。(重庆方言)

(12)恁个晚才回来啊。(重庆方言)

(13)今天啥子日子恁个多人。(重庆方言)

(14)锅(哥),恁个多年你辛苦唠。(重庆方言)

(15)这个计划搞恁个急干啥子?(重庆方言)

(16)读个书怎恁个累。(重庆方言)

结合表1与表2中开封方言与重庆方言的语例对比分析可知,在开封方言中,“恁1”作为程度副词,只能与性质形容词连用,不能与状态形容词连用。在结构“恁+性质形容词”中,“性质形容词”主要指单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双音节较少,表示意义为“那么”。在重庆方言中,“恁1”作为指示代词时,常与“个”连用,构成“恁个+形容词”,表示程度加深“那么”,同时可以修饰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

2.“恁1”+动词

在开封方言中,“恁1”作为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一般构成“恁+心理/能愿动词”,表示意义为“那么、很、如此”。而在重庆方言中,“恁1”常与“个”连用,可以修饰任意动词,意义为“那么、很、如此”。例如:

(17)你咋恁烦人嘞。(开封方言)

(18)你就恁喜欢他吗?(开封方言)

(19)*你恁走/来/认识……(开封方言)

(20)学生就恁注重这个刘海儿吗?(开封方言)

(21)你咋恁不重视成绩啊?(开封方言)

(22)你咋恁能逃课呢?(开封方言)

(23)你啷个恁个想回家哟!(重庆方言)

(24)你啷个恁个不想回家哟!(重庆方言)

(25)恁个上去/过来/认识……(重庆方言)

(26)丽江没得水给你洗澡迈?你啷个恁个不诚心哟!(重庆方言)

结合以上开封方言与重庆方言的语料可知,例句(17)(18)(19)(20)(21)是开封方言,“恁1”作为程度副词,只能修饰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不能修饰动作/趋向动词。例句(22)(23)(24)是重庆方言,“恁1”作为程度副词,常与“个”连用,构成“恁个+动词”,可以修饰任意动词。

3.“恁1”+名词

在开封方言和重庆方言中,“恁1”作为程度副词,只修饰描述性名词,一般构成“恁+描述性名词”,表示意义为“那么、很、如此”。例如:

(27)你今儿个咋恁淑女。(开封方言)

(28)你啷个恁个不绅士哟!(重庆方言)

结合以上开封方言与重庆方言的例句可知,例句(27)是开封方言,“恁1”作为程度副词,只能修饰描述性名词,不能修饰其他名词。例句(28)是重庆方言,“恁1”作为程度副词,常与“个”连用,构成“恁个+描述性名词”。这种用法与普通话中的用法类似。

(二)“恁2”作人称代词

在开封方言中,作为第二人称代词的“恁2”,读音为(nēn),在日常方言语境中大多表示复数词义。“恁2”表示复数词义的时候,可以理解为“你们”,在句法成分中充当主语或宾语。此外,“恁2”表示复数词义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你们的、你的”,在句法成分中充当定语。在重庆方言中没有此用法。以下为开封方言句例:

(29)恁两位小朋友,我又担心你们没有这个能耐。(开封方言)

(30)恁就等着吧。(开封方言)

(31)恁看见之后给俺回个话。(开封方言)

(32)恁几个一块儿吧,我把作业写完再去吃饭。(开封方言)

(33)恁两口没套好词啊,一百年才出现一次的光棍节要来了。(开封方言)

(34)你跟俺弟是不是给一块儿嘞,我想见见恁。(开封方言)

(35)恁开封连车站都是菊花,真不愧是菊城!(开封方言)

(36)恁家咋离镇远啊?(开封方言)

(37)恁房买到哪儿了?(开封方言)

(38)你跟恁妈走到哪儿了,咋还不回来啊?(开封方言)

结合以上语料可知,在开封方言中,“恁2”作为人称代词时,主要表示复数义“你们”,可以充当主语、宾语。例句(29)(30)(31)(32)(33)为主语,在句中表示“你们”。例句(34)为宾语,在句中表示“你们的”。例句(35)(36)(37)是定语,表示“你们的,你的”,例句(38)作定语,表示单数“你的”。而在重庆方言中,“恁2”没有作为人称代词的用法。

(三)“恁3”作指示代词

“恁3”作为指示代词,充当状语或补语。

在开封方言中,“恁3”与“镇”相对:“镇”可以用于“近指”表示“这么”,主要用于眼前可见的事物。“恁3”可以用于“远指”表示“那么”,主要用于距离较远的情况,读音为“nèn”。

(39)爬爬爬!害我难过恁长时间。(开封方言)

(40)这儿咋有镇多人啊!(开封方言)

(41)你养恁些狗给那儿弄啥嘞?(开封方言)

(42)这布衫穿上镇好看啊!(开封方言)

(43)锅里头还剩镇些面条,咋吃得完啊?(开封方言)

在重庆方言中,“恁个”既可以用于“近指”表示“这么”,也可以用于“远指”表示“那么”。如以下重庆方言例句所示:

(44)恁个得不得行哦?(重庆方言)

(45)你恁个吃,可以噻?(重庆方言)

(46)恐怖片般,想到就恁个很窒息。(重庆方言)

(47)恁个路,开车我害怕。(重庆方言)

结合以上开封方言与重庆方言的语料可知,“恁3”作为指示代词,表示远指“那么、那样”。在开封方言中“恁3”作指示代词时,常与“镇”相对,表示“那么”。例句(44)(45)(46)(47)是重庆方言“恁”的用法,“恁3”作为指示代词,常与“个”连用,构成“恁个”,既可以用于“近指”表示“这么”,也可以用于“远指”表示“那么”。

四、“恁”的语用对比

结合上文例句分析,在开封方言中,“恁”在句中可以作主语、宾语、状语、定语和补语。在作为程度副词使用时,“恁”表示的用法更为主观,可以表示程度高,语气感情色彩强烈。

比如,“恁”可以表示较为夸张的语气,可以表示带有惊讶的感叹色彩。在重庆方言中,“恁”在句中可以作状语、定语或补语。在作为程度副词使用时,虽然在适用范围上与开封方言用法不同,但在表示语用色彩时,所表达的意义类似。“恁个”也是较为主观,可以表示程度高,语气感情色彩强烈。比如,“恁”可以表示较为夸张的语气,可以表示带有惊讶的感叹色彩。

五、结语

在对应的开封方言与重庆方言中“恁”的对比研究中,方言词的具体意义的历时变化与适用语境共时异同展现了汉语词语的发展性。在现代方言词中,“恁”在北方方言区的次方言区具有差异。“恁1”作为方言词中的人称代词,多在山东、河南、河北以及东北的部分地区使用;“恁3”作为指示代词,广泛运用于北方方言。

通过“恁”的语法功能进行分析,根据“恁”的搭配情况,将其按照充当的成分“恁1”作程度副词、“恁2”作人称代词、“恁3”作指示代词。其中,“恁1”作程度副词又分为“恁+形容词”“恁+动词”“恁+名词”三种情况。

第一,“恁1”作程度副词时,在开封和重庆两方言的适用范围及搭配不同。开封方言中的“恁1”可以作人称代词读作(nēn),而在重庆方言中没有此用法。“恁3”作指示代词时,开封方言中的“恁3”可以用于“远指”表示“那么”,主要用于距离较远的情况。

第二,在开封方言中,“恁1”作为程度副词,构成“恁+单音节性质形容词”,表示意义为“那么”。“恁1”作为程度副词,可以修饰心理动词和能愿动词,一般构成“恁1+心理/能愿动词”,表示意义为“那么、很、如此”。

第三,在重庆方言中,“恁1”作为程度副词,常与“个”构成“恁个+X”的结构,既修饰状态形容词,又修饰性质形容词,表示意义为“那么”。“恁1”常与“个”连用,可以修饰任意动词,意义为“那么、很、如此”。重庆方言中的“恁个”用作“近指”时,解释为“这么”;用作“远指”时,解释为“那么”。

通过考察“恁”的语用方面,笔者发现开封方言和重庆方言中的“恁”语用色彩上近乎相同。在开封方言中,“恁”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状语、定语和补语。“恁”作为程度副词的时候,所体现的意义比较主观,语气感情色彩强烈,程度高。比如,“恁”可以表示较为夸张的语气,可以表示带有惊讶的感叹色彩。在重庆方言中,“恁”在句中可以作状语、定语或补语。在作为程度副词使用时,虽然在适用范围上与开封方言用法不同,但在表示语用色彩时,所表达的意义类似。“恁个”也是较为主观,可以表示程度高,语气感情色彩强烈。比如,“恁”可以表示较为夸张的语气,可以表示带有惊讶的感叹色彩。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5:220.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508.

[3]张俊阁.近代汉语第二人称代词“您(恁)”的来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124-127.

[4]郑淑花.“恁”的演变及属性研究[J].毕节学院学报,2012,30(02):90-96.

[5]张晓瑞.山东菏泽牡丹区方言中“你”和“恁”的语义及语用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8(09):84-87.

[6]曹梦.宜宾方言指示代词“恁个”“弄个”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8(04):127-132.

[7]丁崇明,荣晶.汉语方言方式疑问代词的类型分布考察[J].中国语言学报,2021(00):13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