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荷蘭(圖1)你會想到什麼? 鬱金香、木鞋、風車、大麻、Max Verstappen? 但其實荷蘭還盛產一種鮮少被人知道的「職業」,那就是DJ。
說到流行樂,英美兩國是世界主流。但若說到EDM(Electronic dance music電子音樂),世界第一強權絕對非荷蘭莫屬。Tiësto、Armin van Buuren、Hardwell、Martin Garrix、Afrojack等等知名DJ都來自這個歐陸低地國。由DJMag.com評選的年度百大DJ,荷蘭人長年佔據前排的位置,1997-2022年的26年中有超過一半的年度冠軍都是屬於荷蘭DJ。到底這麼小的國家是如何培養出這麼多頂級DJ的?
1.電音文化盛行:電子音樂文化從1980年代從各地的夜店誕生並開始流行,而荷蘭到了晚上很多商店都關門了,除了體育活動,能去的就是夜店。也有一說是荷蘭常常下雨,所以很多人都躲在家裡做音樂。就跟北歐一樣,因為天氣冷,大家躲在家裡做音樂或是玩遊戲。很快的電音在荷蘭開始風靡大街小巷,荷蘭的電音風氣有多興盛呢?2013年荷蘭新國王Willem-Alexander的登基典禮(圖5)上找了Armin van Buuren助陣,之後國王夫婦也常常出現在各音樂會場合。很多電音節也不限年齡,小朋友也可以參加。
2.產業成熟:早在90年代,音樂產業就被納入荷蘭經濟九大優先產業中的創意產業。國家會實行專門舉措來保證其快速發展,荷蘭還成立了多家大型唱片公司來製作優質音樂以及培養音樂人才,Spinnin’Records、Armada Music、Musical Freedom等電音廠牌都來自荷蘭。甚至他們還有專門的電音學校來培養電音人才,從小就打好音樂基礎。
3.思想開放,熱愛派對:在亞洲通常會覺得夜店就是個不正經的場所,但荷蘭父母不這麼想。很多荷蘭DJ從十幾歲就開始在夜店表演,像是Martin Garrix 13歲在夜店駐場表演(圖6),Hardwell在14歲完成他首次演出。其實荷蘭夜店也是禁止未滿16歲的未成年人進入,於是荷蘭父母會陪孩子在夜店完成演出(圖7),讓這些孩子累積經驗。而且荷蘭人很喜歡開趴,到處都可以開趴,隨時都可以開趴。這些場合無疑都需要DJ助陣,不只頂級DJ,新人DJ也有機會在這些場合嶄露頭角。
4.前輩後輩互相提攜,不惡意競爭:這件事從榜單中就可以看出來,2018年百大DJ前十名就有7個荷蘭人(圖8)。Martin Garrix曾說過: 荷蘭很小,DJ就在每個人身邊,並非遙不可及。而這些前輩也願意幫助後輩,像是Martin Garrix就受到Tiësto的提攜,各大音樂廠牌之間也會互相交流。荷蘭的DJ不是單打獨鬥,而是好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一起前進。
2004年Martin Garrix在看了Tiësto在雅典奧運上的表演之後,決定成為一名DJ。相信現在也會有很多孩子看了Martin Garrix(當然不只他)的演出,勵志成為下一位DJ。總而言之,種種的因素造就了荷蘭在電子音樂產業的發達與強盛。